机械通气是现阶段临床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手段,但它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associatedpneumoniaVAP)。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的复用性管路是重要感染源,有研究显示:使用7d的呼吸机管路细菌菌落数为3.75~7.5万cfu/cm2,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因此,近年来各大医院对呼吸机复用性管路的清洗、消毒也进行了诸多探讨,但尚未有统一的方法。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方法及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以期各医院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降低VAP的发生率。呼吸机管路结构及清洗消毒步骤
1.呼吸机管路结构目前,常见的呼吸机管路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病人呼吸回路及呼吸机内部气路均可以拆卸并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呼吸机,这类呼吸机结构的优点是清洗消毒比较彻底;(2)呼吸机主机内部气路系统不能拆下,只有病人吸气和呼气回路可被拆下,进行清洗和消毒。现代呼吸机在送气口大多安装有过滤器,采用本类结构的呼吸机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呼出气体进入主机内管路系统之前加装过滤器,其二是呼出气体直接进入主机内管路并排出;(3)类似于第二种,不同的是呼吸机只有病人吸气管路,没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被呼气阀或漏气阀替代。
2.呼吸机清洗消毒步骤就目前而言,各医院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均不同,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人工化学药剂浸泡法和机械消毒法。(1)人工化学药剂浸泡法:首先用清水或清洗剂将管路中的痰痂、血迹等异物清洗干净,然后应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消毒;(2)机械消毒法:将呼吸机管路回收,再按照程序设置,一次性将管路清洗消毒。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3.复用性呼吸机管路的消毒频率对于呼吸机管路消毒的频率,各医院均不一致。呼吸机管路在使用后应每24~72h消毒一次;应每48h消毒1次;每48~72h消毒1次;建议每7d消毒一次。《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建议:呼吸机外置回路消毒完成后,晾干或烘干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通过对呼吸机管路在消毒7d后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得出:通过化学药剂浸泡法及化学气体熏蒸法消毒的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和8%,只有通过机械消毒的呼吸管路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因此建议消毒频率为一周。虽然各医院标准不一致,但是最短时间不少于24h,最长不超过7d。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请咨询阅读产品说明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